400-886-0902
您的位置:首页 > 客户服务 > 技术资料 > 织物撕破强 力的测试方法简单介绍

织物撕破强 力的测试方法简单介绍

提供来源:上海百贺 日期:2016年12月17日

        织物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集中荷的作用。衣物被锐物钩住或切割,使纱线受力断裂而形成裂缝, 或织物局部被拉伸,致使织物被撕开等,这种现象称之为撕裂。撕裂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物理、机械、化学等作用,在一般情况下

        相关术语有:
        (1)等速伸长试验仪: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一只夹钳是固定不动的,另一只夹钳作等速运动的一种拉伸试验仪。 
        (2)隔距长度:试验装置上两个有效夹持线之间的     (3)撕破强 力:在规定条件下,使试样上从初始切口扩展所需的力。经纱被撕断的称为经向撕破强 力,纬纱被撕断的称为纬向撕破强 力。
        (4)峰值:在强 力—伸长曲线上,斜率由正变负点处对应的强 力值。
        (5)撕破长度:从开始施力至终止、切口扩展的距离。

        GB/T 3917.4——舌形试样(双缝)法
        测试原理:在矩形试样中,切开两条平行切口,形成舌形试样。将舌形试样夹入拉伸试验仪的一个夹钳中,试样的其余部分对称夹入另一夹钳,保持两切口线顺直平行。在切口方向施加拉力模拟两个平行撕破强 力。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 力,并根b自动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 力。

 

        相应的试样尺寸及拉伸过程如图中所示。其b拉伸试验仪的隔距长度设定为100mm,拉伸速度设定为100mm/min。星号标记位置为撕裂终点。
        GB/T 3917.2——裤形试样法
        测试原理:夹持裤形试样的两条腿,使试样切口线在上下夹具之间成直线。开动仪器将拉力施加于切口方向。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 力,并根据自动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 力。

 

        拉伸隔距与速度与舌形法一致,图中1——星号标记为撕裂终点,2——表示切线位置。
        GB/T 3917.3——梯形试样法
        试验原理:按照标准在试样上画一个梯形,用强 力试验仪的夹钳夹住梯形上两条不平行的边。对试样施加连续增加的力,使撕破沿试样宽度方向传播,测定平均大撕破力,单位为牛顿。

 

        设定两夹钳间距离为25±1mm,拉伸速度为100m/min,选择适宜的负荷范围,使撕破强 力落在满量程的10%—90%  。撕裂应沿着切口方向,记录撕破强 力。
        GB/T 3917.5——翼形试样(单缝)法
        测试原理:一端剪成两翼特定形状的试样按两翼倾斜于被撕裂纱线的方向进行夹持,施加机械拉力使拉力集中在切口处使撕裂沿预想方向进行。记录直至撕裂到规定长度的撕破强 力,并根据自动绘出的曲线上的峰值或通过自动电子装置计算出撕破强 力。

 

        不同标准要求的夹持角度与试样的大小都有不同,测试时应严格按照所要遵循的标准进行试验。其中  拉伸试验仪的隔距长度设定为100mm ,拉伸速度设定为100mm/min。星号标记位置为撕裂终点。
        GB/T 3917.1——落锤法/冲击摆锤法
        测试原理:试样固定在夹具上,将试样切开一个切口,释放处于大时能位置的摆锤,可动夹具离开固定夹具时,试样沿切口方向被撕裂,把撕破织物一定长度所做的功换算成撕破力

 

        从图中看到的是摆锤试验仪,右图为大势能位置,试样放置在标志处的金属夹具上,一只夹具可动,另一 固定在扇形机架上。摆锤受重力作用下落下,移动夹具附在摆锤上,试验时摆锤撕破试样但又不与试样接触。